雨燕直播nba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科技

勇挑重担,披荆斩棘的采气哥哥

2024-03-28 15:03:00    来源:能源科技

通讯员 陈雪姣

 

人物名片:邹一锋,男,198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2024-0319年度, 中石化西南石油分公司劳动模范,西南石油分公司采气一厂生产运行科科长。曾获得2019年度中国石化油气高效开发先进个人、中国石化“十二五”产能建设突出贡献奖以及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科技进步奖等8项局级以上个人荣誉。

 

记得,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一经播出,立刻燃爆网络,《人民日报》客户端也忍不住为这些才艺傍身、勇于奋斗又让人特别温暖的“哥哥们”打call。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也有一位这样的哥哥,能创新、能管理还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他主动挑起重担,理顺科室所有业务,摸清员工思想动态,生产运行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创新创效的带头人

 “只有在现场,才能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有创新的灵感,才能准确地做出决策。”这是邹一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记得大邑101井转层挖潜被现场判定无投产价值时,邹一锋看着现场放喷池里的火苗摇了摇头,但他并没有放弃。“根据地质显示,不应该只有这点气呀?须家河组气井气水同产,是不是井筒积液限制了产能释放?”邹一锋脑海里梳理着挖潜施工的每一道工序。

查询邻井资料、翻阅关于气水同层井释放产能的成功案例、组织专题讨论,邹一锋一直奔走在办公室-现场之间,最后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他创新性地提出要放大油嘴排液,并现场找来最大的14毫米油嘴换到测试流程上,自己顶着烈日蹲守在放喷口,眼看着火焰高度一点点往上蹿,他疲惫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据了解,该井经过6小时的放喷气量上涨至瞬产2.1万立方米/天,目前已累计增产达到1698万立方米。

近三年以来,邹一锋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成功解决深井修井工程复杂情况20余次,克服须家河组气藏压裂改造成功率低、井筒条件复杂等诸多地质、工程难题,完成大邑1、新5等6口须家河组深井挖潜,累计增产天然气0.53亿立方米。

生产运行的躬行人

“邹科长不是在生产一线,就是在去生产一线的路上。”

“重点井施工,无论是大雨滂沱还是艳阳高照他都要守在现场,他的敬业精神让我这退伍军人都敬佩不已。

作为厂生产运行“一哥”,邹一锋践行一线工作法,每个施工现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正因为事事都亲力亲为,让他练就了一身“武艺”,到现场看一看走一走就能知道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井控是否安全,在发现隐患时也能迅速找出原因并有效处理。

记得在新场15井地面流程出现渗漏时,邹一锋两次现场查看,发现采气树1号阀门尾盖呼吸孔处聚集有直径约1厘米的白色物质。“这是霜,属于正常现象。”“看这个情况,采气树应该不存在渗漏”……大家都纷纷发表意见。邹一锋就是不放心,蘸了一点白色物质放到嘴里,一股苦涩味,他断定这是采气树渗出的盐,而不是结的霜,邹一锋立即组织制定更换采气树1#、4#主阀和盖板法兰的解决方案。经过反复论证、16个小时的奋战,圆满完成更换施工,消除了安全环保隐患。

邹一锋针对老井低产、低压,组织制定了“分层压裂、液氮伴注、快速返排、控制成本”的老井挖潜策略。在老井挖潜工程管理过程中,牵头与开发研究所党支部成立了“地质-工程一体化老井挖潜”攻关团队,被局党委评为优秀党员品牌团队,实现川西老井高效挖潜,为厂老井产量综合递减率创5.26%的历史新低做出重要贡献。

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邹哥是一个特别心细的人,记得新5井挖潜的时候,由于该井井筒特别复杂,有很多工具的施工参数我都拿捏不准,他就陪在我身边,特别周到、全面的指导,让我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我真的特别感激他。”生产运行科副主任师邓先伟回忆道。

“我娃娃生病了,好几天都不见好转,邹科长知道后把我喊到办公室,仔细询问娃娃情况,根据自己带两个娃娃的经验让我去找哪个医生查哪些项目,找到病因后娃娃很快就恢复了,他真的是一个很贴心的人。”同事赵兰特别认可。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邹一锋不仅在工作上指导大家,在生活上也是时刻关心,为了让大家毫无顾虑地干好工作,通过党员大会、科务会等途径,充分了解员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急难愁盼,构建了和谐、乐观的团队。

       近年来,邹一锋带领团队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组织完成36口老井挖潜,累计增产天然气1.66亿立方米,他个人获得2019年度中国石化油气高效开发先进个人、中国石化“十二五”产能建设突出贡献奖以及局分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8项局级以上个人荣誉,带领的团队获得公司2020“百日攻坚创效,确保全年目标”专项劳动竞赛集体二等功、2019年度分公司先进集体等荣誉。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

网站地图 | xml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