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直播nba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科技

星火照亮创新路 ——大庆采油八厂技能达人引领群众性创新创效新风尚纪实

2024-03-22 13:52:00    来源:能源科技

 特约记者 赵争春


“现在鼠标轻轻一点,远在20公里外的油水井数据全部一目了然。”近日,大庆采油八厂第四油矿采油404队台九区块采油工蒋玉林说起队里新变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采油八厂技能达人引领群众性创新创效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采油八厂高度重视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通过对内组织五小成果评选、对外参加创新方法大赛的“双轮驱动”,为广大员工搭建起了自主创新、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不断涌现出了创新团体,涌现出了贾福林、张全通、刘洪俊、王志贤、李殷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技能专家、油田工匠,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技能人才支持。


技术团队,推进数字化应用


进入新时期,这个厂科学组织信息化技术人员持续加大数字化油田建设的公关。在油田生产上,遵循“站场集中监控、岗位无人值守”的改造原则,以生产操作自动化和优化生产管理流程为手段,积极推进采油队数字化试点、大中型场站、井间数字化改造,做好“信息化建设”这篇文章,提升工作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用工效率;在油田保卫上,应用热成像雷达预警系统,通过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油田保卫工作效率。


为了推行数字化建设,真正实现生产动态可视化,生产数据处理智能化,生产指挥信息化,该厂从提高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着手,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自动化管理程度。该厂的第一油矿宋一联合站,数字化建设遵循“站场集中监控、岗位无人值守”的建设原则,新建中心控制室及站内自控安防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劳动组织用工的同时,让员工远离了油气场所,有效避免了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数字监控平台一年来,这个站变“人员定时巡检”为“电子全天巡检”,实现了主要生产岗位数据自动采集、远程传输和异常报警,岗位用工由65人减少到40人,效率提高38.5%。


“技能达人”实践“创新方法”


在油田创新方法大赛这个圈子,提起八厂生产保障大队第二维修班油水罐车司机张全通,知道他是司机的不多,知道他是“大手”的却不少。在参加创新方法大赛的5年间,他共获得全国大赛三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张全通从参加工作起就喜欢琢磨小技改、小革新,一路走来成果丰硕,国家专利就申报了15项。他的创新灵感都来自于和他朝夕相处的洗井车。洗井车在修井作业、清洗输油管网,热洗油水井时,都必须收放连接管线。而管线为了承受高压,采用耐高压的橡胶与多层钢丝制成十分沉重。每次管线收放时,都需要至少3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工效低、存有安全隐患,是困扰油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自从杠上了这个难题,张全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吃饭时候想、走路时候想,有时候突发灵感,他半夜三更也会从床上爬起来。经过700多个日夜攻关,最终完成了折叠式高压管线自动收放装置,使原来洗井靠3个人人拉肩扛移动管线,变成了只需一人通过遥控装置自动收放管线,填补了我国在油田洗井车管线收放自动化方面的空白。


泵修大师,“听音辨症”


第四作业区维修班李殷海刚刚获得 “油田工匠”荣誉称号。消息传来,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殷海当选,名副其实。参加工作23年来,李殷海先后取得了国家专利10项,油田公司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奖11项,创造了维修40000个零部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


从事泵修工作23年来,李殷海练就了一手“听音辨症”的绝活。大到机泵停运,小到预警灯误报警,他有时仅靠“耳听”,就能迅速找出“病因”,只三两下调试,“生病”的设备就能很快“痊愈”,无数次在生产现场为设备抢修争取了时间。在一次例行巡检中,李殷海发现永四卸油点1#、2#外输泵声音不对。他叮嘱岗位工人要时刻关注两台泵的运行。还没等他想好解决方案,两台泵相继出现故障。由于该款泵已经停产,没有配件可以更换,厂家保修人员束手无策。而购买新泵需要20天才能到货,这可急坏了区里。难题再次交到李殷海手里,他赶到现场,分解泵体、研判工况,做出了问题出在平衡盘轴向间隙的判断。回到工作室,他采取手工凿削研磨的方式对受损部件进行维修。经过27个小时不眠不休的紧急抢修,重新又回到工位上的外输泵发出了悦耳的轰鸣声。


清洁专家,突破环保瓶颈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清洁化作业已经逐渐成为井下作业的重中之重。作为工艺研究所负责井下作业的机采管理员,王志贤敏锐地发现,打造绿色井场、助力清洁生产将是油田井下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针对井下作业油污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王志贤查阅了上百万字的国内外文献和专利资料,边设计、边修改、边实践,连续一年多,一身油一身水地泡在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攻关,最终设计出了第一代抽油杆刮蜡器。投入使用后,现场操作人员反映,这款刮蜡器存在装置较高,施工极为不便的问题。面对一线员工“打脸”的反馈,是放弃革新回到老路上,还是推倒重来继续革新下去,王志贤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在之后的2个月里,他单位现场两边跑,经过不断优化,将导向机构由直立变为水平,降低了装置的高度同时,增加蒸汽清洗和负吸回收功能,形成了第二代抽油杆刮蜡器。新型刮蜡器通过机械刮蜡和蒸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刮蜡、清洗、回收一体化操作,有效避免了油污落地造成环境污染的隐患,让当初说不的作业工们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参加工作20多年来,王志贤先后完成各类科技成果72项,其中有21项成果被国家专利局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他本人也被集团公司授予工程技术“百队千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

网站地图 | xml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