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直播nba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科技

俱怀逸兴壮思飞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1年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4-03-24 15:20:00    来源:能源科技

本刊记者 李 倩


《论语》有云:三十而立。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

2020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任务,明确指出要“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俱怀逸兴壮思飞,国家高新区发展正当时!

2021年,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导与协助下,国家高新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治理能力,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新动能。

创新为支点,撬动大经济

《意见》提出,要从“大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吸引培育一流创新人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让国家高新区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岷山行动”计划是成都高新区2021年推出的特色做法,以解决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成效为评价标准,揭榜挂帅。首批需求榜单发布后,共吸引申报团队92个,其中包括18个院士领衔团队。

目前,已有成都岷山氢能及碳中和技术研究院、成都岷山功率半导体技术研究院等6个新型研发机构成功揭榜,获得扶持资金约4.5亿元。

“成功揭榜的团队需签署揭榜任务书,立下‘军令状’,按照既定目标和‘里程碑’节点全力攻坚,并采取‘一年一考核,三年一淘汰’的管理方式,及时中止未履约或进展不佳的项目。”成都高新区科技人才局副局长王小宁说。

同时是科技创新,让燕郊高新区以占廊坊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10%的经济体量和规模。

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燕郊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190.3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完成363.7亿元,同比增长21%。

距离北京近,享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燕郊高新区与北京市科委、通州区科委建立了顺畅的联系渠道,签署《科技创新发展合作协议》,加快与北京高等院校共建实验室,推动京冀科技和产业融合。

北京研发,燕郊转化。燕郊高新区内,鼎联科技、稳控科技、镭科光电等企业与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工、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已开展科技合作31项、共建研发平台6个。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才。

在打造人才创新高地方面,石家庄高新区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启动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国际人才中心和外国专家公寓建设,采取“线上+线下”双向服务模式深入开展“人才绿卡宣传月”活动,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2021年,石家庄高新区引进科技创新高端人才53人,其中国际科技前沿顶尖人才8名。

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

“火炬中心加快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断畅通技术要素进入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的渠道。”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介绍。

截至2021年9月20日,共登记技术合同347748项,成交额207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4%和45.6%,技术合同交易总量延续增长态势。

“小”博大,以“新”为剑,国家高新区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进程。

2021年前9个月的数据显示,169家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国家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7.9%,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国家高新区新注册企业43.6万家,同比增长34.1%;国家高新区的GDP达到10.2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2.4%。

国家高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战略支撑和新增长点。

引源头活水,聚创新活力

《意见》提出,要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支持”三方面“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有活水,自有不竭动力。

高新技术企业群体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当前,全国共有27.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仅占全国企业总量的0.6%,研发经费投入却高达1.33万亿元,超过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70%。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部火炬中心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基础上,推出了企业创新积分制,通过创新积分主动为企业增信授信,切实引导技术、资本、人才、公共服务等各类创新要素向科技企业集聚,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目前已在首批13个国家高新区进行试点,目前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已经启动。

此外,科技部火炬中心还在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研究和创业孵化载体政策研究,争取有更加优惠的政策出台。同时,探索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推行加计扣除政策、延长创新孵化载体优惠政策等的可行性。

“海淀创业园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服务见成效,金额创新高。”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赵新良介绍,海淀创业园分类整合800余家优质合作机构资源,高效链接融资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021年已举办“三三会”、投资人见面会等9场融资对接活动,180家次企业、600余家次投资机构参加。他们还联合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累计免费推荐240家优质企业登陆“四板”,帮助企业规范化经营,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

常州作为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重要发祥地,制造业一直是城市发展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力,曾经凭着“小桌子上唱大戏”的胆气、构建出以“九条龙”为特色的工业体系,创造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的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常州发布了《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在加快长三角产业中轴上,全市“十四五”期间将安排500亿元以上政策性基金,旨在撬动800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入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上,对新获评的国家级产业集群给予集群促进机构最高100万元奖励,对机评审的集群内重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单个集群累计奖励最高可2000万元;

实施“登峰计划”,对营业收入首次超10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奖励。

2024年,大连金普新区通过深度探索“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育模式,构建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全覆盖的培育体系,打造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目前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家。

一池春水起涟漪。

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成为各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据统计,20211月份至8月份,全国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0.1万家,以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总体25.1%的比重拥有37.3%的资产总计,实现了33.4%的营业收入和40.3%的利润总额。

构建新体系,制造到“智造”

《意见》提出,要“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从而你“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国家高新区从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发力,弹奏出时代之声。

2021年前8个月,武汉东湖高新区主导产业继续强劲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255.2亿元,同比增长40.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61.2亿元,同比增长21.3%。

2021年,为加快构建主导产业体系,淮安高新区瞄准芯片设计与制造、半导体配套和应用等方向,以荣芯半导体公司为龙头,打造百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主攻数控机床、智能化专用装备等领域,以精品钢帘线项目为重点,打造两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江阴高新区瞄准以特钢新材料及制品为特色,高端封测、生命健康、智能装备为支撑,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为战略的“1+3+1”先进制造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集约。

总投资200亿元的联动天翼动力电池及系统、总投资150亿元的中信泰富特钢主题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的长电晶圆级微系统集成高端制造、总投资22亿美元的盛合晶微高端封测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

2021年,新余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紧盯“新增300亿元产能”这个总目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三管齐下,园区经济总体呈现“速度加快、成本下降、效益提升”良好发展态势,园区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60亿元、同比增长42.28%,累计实现税收预计13亿元、同比增长102.2%,新增规模以上企业预计10家。

据统计,2021年,新余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共签约项目27个,签约总金额超1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包括由恒吉集团投资50.8亿元的年产20万吨低氧铜杆、5万吨铝产品项目;中联力威投资51.8亿元的工程机械制造项目;江苏新强汽车投资30亿元的年产2000台新能源专用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江西增鑫科技投资20.8亿元的智能化养殖设备研发生产项目等。

直面发展,更要直面短板。

下一步,国家高新区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本地基础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因园施策,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统筹,优先布局相关重大产业项目,推动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避免趋同化。


沈阳高新区高新产业


以开放之姿,造发展氛围

《意见》提出,要“加大开放创新力度”,要“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

开放是有容乃大,发展是携手共行。

2021年,科技部火炬中心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及科技园区合作任务,搭建和完善政府间创新创业合作框架,促进创新园区及创业载体开展国际合作;指导和支持国家高新区组织一系列技术新、水平高、影响广的跨境创新创业赛事,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创业质量。

以西安高新区为例。

2021年,西安高新区积极支持企业创建海外创新平台,优化全链条式孵化网络,加速创新资源汇集。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双创载体171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科技部备案众创空间24家。与吉尔吉斯斯坦、南非等国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累计创新海外创新平台17家。

同时,西安高新区全力做好规划引导、布局优化和政策支持等相关工作,创新性推出《关于支持硬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科创九条”),设立9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速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技术成果转化,推进创新生态构建,全面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合作才能共赢。

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合作,深化国际创新合作,推动新加坡科研局在园区设立新加坡以外首个分支机构。

截至2021年9月,在国内外创新前沿区域布局离岸创新中心22家。推进区域协同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引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资源,深化与中国商飞、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等战略合作,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共建长三角科技要素交易中心,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

在此基础上,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形成了覆盖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与20余家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园科贷、知识贷、扎根贷等创新债权融资产品9款,累计为1400余家企业解决贷款需求300多亿元。

窥一斑而知全豹。

这一组组数据显示国家高新区经济保持良好增势,创新创业持续活跃。

斗转星移,万象更新。

进入“十四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重构全球经济结构。以《意见》提出的原则和目标任务与为指导,科技部火炬中心将直面发展要求、发展目标、发展环境等的变化,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己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高新区建设推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力争“到2035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大连高新区远景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

网站地图 | xml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