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直播nba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科技

胜利采油厂:“薄差层”开发迎来了新“曙光”

2024-03-28 10:34:00    来源:能源科技

通讯员  张道宇    


谁也没有想到,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长停井ST1-4-172井,在128日采取补孔改层措施后,日增油03-6吨,含水仅为57%。截至发稿时,已累积增油156吨。

“我们就像从‘废料堆’里抱回了个‘金娃娃’!” 管理二区技术管理室负责薄差层开发黄志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二区技术人员对胜一区低渗透油藏重新再认识的结果。”胜利采油厂地质所副所长冯益富坦言,“同时也表明‘薄差层’开发迎来了新‘曙光’。”

对薄差层油藏进行再认识

胜坨油田胜一区沙一段湖相生物灰岩储层的厚度一般小于03-5米、测井解释以干层(不出油)为主,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没有挖潜的潜力,这一片区的油井基本被判了“死刑”。

这是制约沙一段效益开采的一个“瓶颈”。

挖潜无止境,找油无禁区。管理二区的技术人员把找油的触角瞄准了非主力层系——沙一段湖相生物灰岩储层。

于是,地质技术人员拿起了“放大镜”,强化沙一段湖相生物灰岩储层系统分析、深浅兼顾,对非主力层系进行再认识、再分析、再论证、再总结并认真研究沉积环境,进行地层对比,恢复古地貌,摸清了生物灰岩储层分布特征及影响其发育的主控因素。

与此同时,他们优选了生物灰岩储层解释为干层、试采均为油层的18口生产井,将其主要测井数据进行规律总结,建立起本区生物灰岩油层测井解释标准。至此,这一区块的“家当”露出了“真容”。

如今,小层平面图上有了一抹抹“红色”。该区块含油面积由原来的2.03km2扩大至7.32km2,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33万吨。

 “每年,技术人员在精细储层描述、潜力分析上都有一些新认识、新突破。并结合生产实践,建立了储层含油性识别标准。在许多过去认为没有潜力的地方,现在能勾绘出新的潜力区域。”采油管理二区经理崔永北这样说道。

优质选井让低效变高效

确定了有利开发区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选井。

“优选优质井,让每一口油井都增产增效。”这是该区技术人员的主攻方向。

沙一段位于胜坨油田开发层系的上部,生产井产层多集中在开发层系的下部,上返生产不符合常规开发规律。

针对这一情况,技术人员详细分析沙一段潜力层位所处深度,依据实际情况将长停井以及下层系低产低效井作为选井的重点方向。

长停井ST1-3-133井已停产多年。去年1028日,技术人员黄志伟认真翻阅了该井的井史资料,进行精准分析、精准论证,并与新认识相结合,认为这口井仍有一定潜力可挖。于是,他为该井开出最佳“处方”。在对该井实施补孔改层后,取得日增油7吨的好效果。目前,该井累计增油673吨。

技术人员依据储层展布规律,围绕“高采低注”布井原则,建立了合理的注采井网。目前,已实施扶停、转注等工作量12井次,油井平均含水降至61%,增加水驱控制储量50万吨。

清晰的潜力认识,合理的选井方式,使低效井、零贡献井重新焕发了“第二春”。

“花式”调配助力效益开采

胜一区沙一单元生物灰岩储层薄、横向变化快、渗透率低。油井在普通射孔完井后,能量快速递减,供液不足或不供液,导致地层能量亏空而使油井关停。

如何选取合适的开采方式实现效益开采?这是摆在管理二区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完善注采动态调配。这一方案被技术人员精准定位。

去年7月,他们对这个区块的ST1-2-7井组进行仿压驱耦合注采探索试验,经过102天的注采调配,对应油井ST1-1-75日油由03-4吨上升至03-8吨,动液面由2024米上升至30米。ST1-2X69,日增油03-1吨,含水由86.6%下降至68.5%

由此,技术人员惊喜地发现,在不同注入水量及注入压力下,生物灰岩储层吸水状况变化明显,由此可以启动一些差油层。

这一启示让技术人员深受鼓舞。于是,他们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技术人员认为仿压驱注水既能增加地层吸水量、又能扩大水驱平面波及面积,可以在保证地层能量与合理注采比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改善因地层启动压力不同所造成的水驱效率低的状况,并能很好解决生物灰岩储层非均质强的问题。

基于此,他们不断扩大差异化注水的实践规模,根据胜坨油田胜一区湖相生物灰岩储层油井的井距、储层展布、生产压差等特点,探索形成了调流线注水、周期注水、注采耦合、单层不稳定注水4种低成本差异化的“花式”注水开发模式,有效减缓了自然递减,实现了油藏产量与效益开发双提升。

去年6月至今沙一段非主力层的13口油井,累积增油973吨,综合含水69%,自然递减下降了03-3个百分点。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

网站地图 | xml网站地图